2018-10-09 09:16:53 来源:广播电视台 访问次数:1805
年初以来,我市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引导广大农户转变养殖观念,在生猪养殖和大鹅产业上做文章,使畜牧产业成为促农增收,乡村振兴、改善民生、助力脱贫的一项重要内容。
时下,记者来到东林乡长荣村闫树森家里,他正在自家的猪舍里忙碌着,清扫、拌料、喂食都进行的有条不紊,过去,严树森因为身患疾病成为了贫困户,打针吃药成为了家里的主要支出,长荣村党支部书记赵丰了解了闫树森的情况后,得知他有养殖生猪的技术和经验,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帮助他自主创业养殖生猪,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了帮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严树森这两年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仅2018年上半年,就拥有母猪存栏8头,猪仔14头,出栏育肥猪18头,
和闫树森一样,通过村干部鼓励带动发展起生猪养殖的农户在长荣村还有很多,家住长荣村的李长林就把发生在闫树森身上的事情都看在眼里,一有时间就去闫树森家里取经,一段时间后,李长林不仅自己盖起了猪舍养起了猪,一年到头的收入也让他满心欢喜。
目前长荣村已有8户贫困户在闫树森的带动下从事生猪养殖,仅母猪存栏就200多头,每年出栏育肥猪800多头,经过闫树森的辐射带动,长荣村越来越多村民逐渐对生猪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有奔头。现如今,东林乡长荣村的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吐火如荼,他们坚信在这个新时代下,只要肯奋斗一定能收获幸福,早日脱贫致富。
生猪养殖产业正渐渐描绘着长荣村的好前景,今年我市的大鹅产业也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于市妇联和丽联大鹅养殖合作联社来说可谓是异常的忙碌,通过与吉林扶余、肇东、拜泉等收购商保持合作关系,这些收购商早早的便前往双录、共合等乡镇抢购鹅源,以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为广大贫困户及养殖大户带来更多的实惠。
为了完成好大鹅养殖工作,双录乡共设有10个村集体扶贫鹅代养基地。每个基地的扶贫鹅已经到了出栏阶段,平均每只鹅的重量超过了8斤以上。在双安、双山、双荣村的代养基地扶贫鹅销售现场,闻讯赶来的贫困户和村民争先恐后地帮着赶鹅、过数、装车。这一只只体态丰盈的大鹅将以每斤8.20元的价格销往市场。市妇联相关同志在装车时不忘叮嘱收购商:“扶贫鹅销售是帮助贫困户增收的好事,价格一定要给到市场最高价位,更不要缺斤短两,要确保贫困户真正的得到收益”。
据了解,双录乡三个村的扶贫鹅成活率达90%以上,每户贫困户净收入达800元。在共合镇大鹅收购现场,市妇联同志带领丽联大鹅养殖合作社和吉林扶余成一禽业有限公司同志早早的来到共合镇共合村赵海龙扶贫鹅代养基地,成一禽业有限公司的收购人员在现场边指挥边组织装卸工人们有序地赶鹅、装筐、装车。
据了解,基地负责人赵海龙,有三年养殖经验了,去年养鹅挣了8万多元。他今年共养殖大鹅14420只,其中为共合镇三个贫困村363个贫困户代养鹅雏10890只,今天,以每斤8.4元的价格销售商品鹅6000只,平均每只重量为8.5斤,实现销售收入428400元。还有6000多只不足重量的大鹅正处于育肥阶段,等增重后再进行集中销售。
目前,我市现有规模养殖场123个,其中:生猪15个、肉牛15个、奶牛1个、蛋鸡13个、鹅25个。全市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生猪43万头、肉牛2.3万头、奶牛0.33万头、禽320万只(其中大鹅127.2万只);畜禽出栏分别达到:猪18.3万头、牛0.7万头、禽99.3万只(其中大鹅24万只)。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为农村经济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愈来愈成为促农增收的主项,成为了农业农村提质增效,改善民生的有力保障。